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在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在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疑义相与析
[1]羁:马笼头。连翩:翻飞不停状,这里形容轻捷迅急的样子。魏初西北地区为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居住区,西北驰指驰向西北边疆战场。[2]幽并:幽州和并州,即今河北、山西和陕西诸省的一部分地区。游侠儿:指重义轻生的青年男子。[3]扬:传扬。垂:边疆。[4]宿昔:言非一朝一夕,经常的意思。秉:持。(hù)矢:用木做的箭。[5]控:引,拉开。左的:左方的射击目标。摧:毁坏。[6]猱(náo):猿类,善攀爬,上下如飞。[7]剽:行动轻捷。螭:一种传说中的猛兽。[8]虏:胡虏,古时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数:屡次。[9]羽檄:檄是军事方面用于征召的文书,插上羽毛表示军情紧急,所以叫羽檄。厉马:奋马,策马。[10]蹈:奔赴。陵:压制,以武临之。[11]怀:爱惜。
大话诗人
曹植(192~232),字子建,三国时魏国诗人,魏武帝曹操第三子。诗歌是曹植文学活动的主要领域,前期与后期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异。前期诗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表现他贵介公子的优游生活,一类则反映他“生乎乱、长乎军”的时代感受。后期诗歌,主要抒发他在压制之下时而愤慨时而哀怨的心情。曹植发展了这种趋向,把抒情和叙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五言诗既能描写复杂的事态变化。又能表达曲折的心理感受,大大丰富了它的艺术功能。
煮酒论诗词
从汉献帝建安到魏文帝黄初年间(196~226),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由于曹氏父子的提倡,汉乐府诗“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得到了继承和发扬。这一时期,最有价值的文学作品,除了那些反映人民苦难的篇什外,就是抒发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理想篇章。这方面的代表作当属曹植的《白马篇》。在这篇英雄少年的“理想之歌”中,诗人努力塑造了一位武艺精绝、忠心报国的白马英雄的形象。
- 在礼教之士眼中这些举止全都背礼伤教;可在魏晋名士们看来这样做[图]
- 言长者叙说长者的故事指前面所说绛侯周勃、东阳侯张相如之“口不[图]
- 至于抛绣球选夫并没有文献明确记载虽然古有诗云“天街直扶花枝过[图]
- 当年要是像现在研究生这样写论文曹老师肯定不会让我们得学位当然[图]
- 右辅都尉官名西汉以京兆、冯翊、扶风为三辅元鼎四年更置[图]
-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中国古代高度重视军事后勤问题《孙子兵法》中指[图]
- .吴四姓旧目云“张文朱武陆忠顾厚”吴吴郡,四姓四个家族[图]
- 苏轼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书法继承“二王”传统但又注意创新他[图]
- 诗作于唐僖宗乾符二年 此篇题目一作《下第后上永崇高侍[图]
- 陈处境差胜于阮《旌德碑》“大运茫茫天地悠悠沙麓气冲太阴光流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