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雷中庆:北宋末年教坊乐官,也是著名舞人。宋人蔡絛《铁围山丛谈》:“太上皇在位,时属升平。手艺人之有称者,……教坊琵琶则有刘继安。舞有雷中庆,世皆呼之为‘雷大使’。笛有孟水清。此数人者,视前代之伎,一皆过之。”
北中庆有官,故展裹:雷中庆因有官职,故穿着公服跳舞。展裹,辽金职官公服名,如汉服。北宋陈师道《后山诗话》中说“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应即缘此而发。
到舞曲破、:南宋王灼《碧鸡漫志》:“凡大曲,有散序、靸、排、遍、、正、入破、虚催、实催、衮遍、歇拍、杀衮,始成一曲,此谓‘大遍’。”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乐律一》:“所谓‘大遍’者,有序、引、歌、歙、嗺、哨、催、、衮、破、行、中腔、踏歌之类,凡数十解,每解有数叠者。”曲破,唐宋大曲的第三段称“破”,单演唱此段称“曲破”。节奏紧促,有歌有舞。宋代甚为流行,宫廷大宴时常同其他节目轮番演出。
有歇拍:唐代燕乐大曲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杀衮”之前。后来指一段乐曲或一支乐曲演奏终了,节拍停歇。
第一盏酒:斟御酒时,由歌板色一名,唱完中腔一遍:先由笙与箫、笛各一支应和;又唱一遍,各种乐器一齐奏起,然而却只听到歌唱者清亮的歌声。斟宰臣酒时,乐队奏起【倾杯乐】。斟百官酒时,乐队演奏催酒曲【三台】。跳回旋舞的通常是雷中庆。其余伴奏、伴舞者全都裹着花式头巾、身穿宽衫,只有雷中庆有官职,因而穿着官服。舞曲演奏到破、前一遍,舞蹈者入场表演;到歇拍时,又有一人入场,两人对舞数拍,先入场表演的舞者退场,只有后入场舞者一直跳到乐曲结束,称为“舞末”。
第二盏:御酒,歌板色唱如前;宰臣酒,慢曲子其;百官酒,【三台】舞如前。
其慢曲子:慢曲,曲调舒缓。“慢”,古书上写作“曼”,即延长引伸之意。南宋张炎《词源》中说:“慢曲不过百余字,中间抑扬高下,丁、抗、掣、拽,有大顿、小顿、大住、小住、打、掯等字,真所谓‘上如抗,下如坠,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之语,斯为难矣。”从这一段夹杂许多艰涩术语的文字中,大致可以推知慢曲之所以慢,就因为有种种延长引伸的唱法。唐代诗人卢纶有一首《宴席赋得姚美人拍筝歌》,有句云:“有时轻弄和郎歌,慢处声迟情更多。”可见慢曲更适宜表达曲折婉转、复杂变化的情感。
第二盏酒:斟御酒,歌板色演唱如前;斟宰臣酒,乐队奏起节奏舒缓的慢曲子;斟百官酒,随【三台】曲调起舞,如前面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