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学即由官府兴办的学校,包括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早在夏商时期,官学即已出现,并且在西周之前,各级学校全都是由官府创建的,位于国都的叫做“国学”,其他地方的则叫做“乡学”,当时只有贵族子弟才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汉武帝时期设立太学,是中国古代官学体系的一次重大变革,自此经学成为官学教育的主导内容,而培养官员则成为官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晋武帝时期又设立国子学,后来称为国子监。太学和国子监作为中央官学和国家的最高学府,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长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最高学府之外,官学还包括专科学校和贵族学校,专科学校教授专门的知识和技艺,诸如史学、文学、书学、算学、律学、医学、画学、武学等,贵族学校则是严格以贵族子弟为教育对象,不面向普通的社会成员开放。完善的地方官学体系是在汉代建立起来的,汉平帝元始三年(3年)规定: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乡曰庠;聚曰序。此后,郡国学校得以普遍建立,官学和私学交织发展,形成了“学校如林,庠序盈门”的繁荣景象。
稷下学宫指的是什么?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位于齐国都城临淄稷门之旁的讲学场所,设立于齐桓公田午时期,齐威王即位后,为了选贤任能与革新政治,扩大了学宫的建设,齐宣王时期,学宫趋于鼎盛,到齐国末代国君田建的时候,走向衰落,并随着齐国的灭亡而一同消失。稷下学宫广泛招徕天下贤士,容纳不同的学派,学术气氛非常浓厚,一时尊为闻名列国的文化圣地,孟子和荀子都曾任职于此。稷下学宫于存在的150年里,为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鸿都门学指的是什么?
鸿都门学创立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因校址设在洛阳鸿都门而得名,是中国最早的高等专科学校,以文学艺术为教学内容,开设辞赋、小说、尺牍、字画等课程,打破了学校专习儒家经典的惯例。鸿都门学是宦官集团与士族阶层进行政治斗争的产物,当时,作为最高学府的太学为士族所占据,宦官为了扩大自身的影响,培养拥护自己的知识分子和官员,凭借灵帝喜好文学艺术的有利条件,创建了鸿都门学,学生由州、郡三公择优选送,多数是社会地位不高的平民子弟,这些人入学后得到特别的优待,很多学员毕业后都得以高官厚禄。鸿都门学在繁盛之时成员多达千人,但是由于遭到士族的强力反对,加之遭受黄巾农民起义的打击,随着汉王朝的没落而迅速消亡。